泛娱乐顶尖自媒体 只讲干货和硬逻辑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 犀牛娱乐
【资料图】
犀牛娱乐原创
文|胖部 编辑|朴芳
从制作层面看,《云襄传》应该说毫无疑问应该是 S 级或以上。
爱奇艺自制剧,游达志担任导演,除了主演陈晓、毛晓彤等主角团,还有秦岚、王劲松、惠英红、黄海冰等出演关键角色,加上大 IP《千门》打底,应该说是寄托了平台的希望。
播出效果也不能说不好,从上线第三天爱奇艺站内热度破 8000、腾讯视频站内热度破 25000;不过到如今已近 10 天,却仍然没能突破这个热度天花板,虽然按双平台分播来说数据已经难能可贵,但从制作体量看只能说是达到预期。
而该剧的特殊性在于,宣传和讨论的重点很大程度都放在了武侠类型上。因为原著是方白羽的《千门》系列,被认为是 " 智侠 " 一脉的开创者,所以《云襄传》也因此承担了所谓武侠剧 " 出路 "、" 新变奏 " 的可能性。
客观来说,《云襄传》表现出了近年来平台精品化的决心,规避了同类作品的很多问题。比如近两年被频繁吐槽的打戏慢动作、用替身,男女主演基本没有做磨皮、用演员原声;加上《云襄传》IP 本身以 " 智侠 " 设定带来的新鲜感,似乎确实给武侠剧带来了变化。
但要给近二十年越来越低迷的武侠剧找出路,《云襄传》是不够的。
足够努力的《云襄传》
" 先天不足,后天有余 ",这八个字来形容《云襄传》大体合适。
这是一部在制作上非常容易留下 " 精品 " 印象的剧。仅仅第一集拍云襄出山,下船那几步走的镜头美感,几乎能和当年的梅长苏相提并论,清癯才子形象与山水、行舟的意象,颇具东方意蕴,实景拍摄也正是该剧的亮点之一。
如前文所言,《云襄传》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了同类作品此前遭遇的吐槽,每每有打戏,快节奏的剪辑还能带来 " 雪中的来学学 " 这类弹幕;陈晓和毛晓彤的组合,虽然也有认为二人有 " 疲态 " 的声音,在表演上也算得上可圈可点。
但剧本的弱势,几乎是在 IP 层面就已经决定了的。
所谓 " 智侠 " 是方白羽在《今古传奇武侠版》连载《千门》系列的时候,对其探索的一种新方向的概括:一个不会武功但算无遗策者,在江湖中如鱼得水、惩恶扬善,带来的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武侠带来智商愉悦的爽文。
问题或许在于打造一个高智商主角的难度,在这个层面上,国内能做到的似乎仅有梅长苏等少数几个角色,且无一例外需要在剧本上打磨到极致。但《云襄传》在刻画 " 智慧 " 方面,并没有带来足够的愉悦感。
从设局的角度,《云襄传》缺少一些足够精巧、给观众惊喜的剧情陷阱。
比如生丝被焚毁的戏码,有经验的观众都会判断肯定还有一批生丝瞒天过海;又比如云襄两度舍身设局,先进了盐场大牢,又赴戚天风之约,也会让人质疑是否变数太多,距离 " 算无遗策 " 差距有点大。至于云襄丢扳指这种剧情,已经是无力吐槽。
围绕人物的细节更难以置评。第一集两个化妆成盗匪的官兵问云襄怎么认出了他们,云襄说因为他们拿官刀、穿官靴,这似乎也用不着什么智慧。
趁严骆望出门,云襄迷晕门房潜入,结果严骆望中途返回,居然对门房晕倒毫不起疑;而云襄对此并没有预案,蹦跶着求舒亚男拉他上房梁躲藏,上演 " 萌 " 场面……就算笑也只能笑云襄无谋。
应该说,不管是制作方在精品化方面的发力、演员们的表演,还是游达志为代表的制作团队在叙事手法、节奏上的贡献,都给全剧带来了一种 " 看起来很美 " 的质感。但剧本上的先天不足让这种努力很难落地,全剧的观感尚可,但确实不能容人细想。
《云襄传》算武侠剧吗?
而探讨《云襄传》为武侠剧探索新可能的话题,首先要厘清的是,《云襄传》算不算武侠。
" 武侠 ",基本的构成是 " 武 " 的叙事主体与 " 侠 " 的精神内核;从梁羽生、金庸的创作,再到古、温、黄时代与悬疑、探案、玄幻的融合,新武侠时代已经提炼了两方面类型卖点:" 武 " 的暴力爽感与 " 侠 " 的价值观认同。
之所以后来武侠小说和剧集陷入低迷,在某种程度上是源于前者的缺失,即武侠世界很难再带来有新鲜感和爽感的刺激,内地最后一部堪称爆款的武侠剧《天下第一》,更像是一锅武侠世界的大杂烩,以量取胜,之后就只能让上天入地的仙侠来承接市场需求。
在这个前提下,《云襄传》看起来似乎并不满足条件。单从打戏来看,虽然没有靠慢动作糊弄,但距离精品也还有距离。
剧中提到了舒家的身法、金十两刀法一往无前等等描述,但这种描述在剧中其实看不出对应的设计,无论拳脚兵刃交手,基本都达不到风格化的质感;而且主角团并没有打戏的底子,打起来速度和力度都不突出,动作质感更多是靠节奏和剪辑。
也可以认为该剧在进行一种尝试,即以智力取代暴力来创造爽感,以真正的情感认同去打破云台 " 苍生为念 " 的虚伪,说是重构式的 " 武侠 ",似乎未尝不可。但从类型角度看,这种探索是否具有市场价值?
先说说爽感,如前文所说,在 " 智 " 的层面《云襄传》是不足的,文、武两方面都没有创造足够的爽感,探索的效果不算明显。
其次," 侠 " 的邪不压正,考验的是世界观的建构能力。传统武侠更多的是二元对立,但在金庸手里,从《笑傲江湖》到《鹿鼎记》,已经开始讲述江湖道义的脆弱与实质上的无序,对后来的武侠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云襄传》也延续了这种世界观。
剧中不同门派的较量确实有些黑白难明的悬疑感,到目前为止,云台已经在暴露出越来越多不堪的过往,对云襄的教育也能看到 " 无情 " 背后的险恶,最终高潮恐怕就是云襄与整个云台的正面对抗。这种处理的戏剧性是值得肯定的。
问题或许是正与邪的较量比的是什么。传统武侠的暴力压人或者肉体消灭,到了《云襄传》却只剩下纯纯的商战,一场生丝保卫战就让漕帮溃不成军,唐笑在输掉了赌约之后居然按照商业规则认输,多少有些看不起刀头舔血的江湖帮派们。
《云襄传》不能算是一次成功的武侠叙事,当侠客之间的对决不再能决定胜负本身,当江湖人成了生意人,武侠似乎遇到了 " 忒休斯之舟 " 的哲学问题:当类型卖点都换了平替,这种探索真的具有普遍意义吗?更何况,探索本身的完成度不算好。
长视频忘不掉的武侠梦
《云襄传》的探索其实并不罕见,回看过去几年,长视频行业始终没有停止武侠内容的生产。
其中大部分都是经过了现代化叙事改造的新武侠,比如 2020 年大女主剧的《有翡》、2021 年大男频 IP 的《雪中悍刀行》还有 2022 年底主打少年意气的《少年歌行》。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不难看到行业的进步,正以当代视角和话题重新解构武侠世界,并不断修正以往的问题。
比如《雪中悍刀行》里的慢动作打戏,到了《少年歌行》里就有了不少进步;而《有翡》存在的剧本和表演问题,后两部作品就好了很多。
在此基础上,武侠剧也在逐渐打破传统打戏的束缚,通过想象力在武侠与仙侠之间找到一种中间态,也就是网文圈说的 " 高武 ",《雪中》的 " 剑来 "、返老还童与《少年歌行》里的斩楼,已经大大跳出了曾经武侠的现实基础而接近修仙。
长视频想要找到的,是这些新武侠内容 IP 曾经激活市场的力量。包括《云襄传》在内,通过精品化的尝试,去为武侠类型找一个确定性的答案。
更好的视听效果被认为是一种答案。基于此,行业也在不断尝试翻拍经典武侠 IP,近三年就有《鹿鼎记》《绝代双骄》《天龙八部》《说英雄谁是英雄》和《飞狐外传》等剧;网络电影领域还有头部团队下场的《倚天屠龙记》系列与《雪山飞狐之塞外宝藏》等作品。
但相较于在新武侠领域的探索,上述翻拍剧无论口碑还是热度都乏善可陈,网络电影的尝试也不及预期。除了这些内容本身制作上的问题,市场对类型的钝性也会进一步放大负面评价带来的影响。
而类似的探索在今年仍将继续,比如腾讯视频去年就官宣了《金庸武侠世界》系列剧,将由徐兵、邓科、曹盾、蔡岳勋、杨磊五位导演拍摄五部单元剧;电影领域,徐克近日刚刚宣布将拍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准备带武侠再闯大银幕。
不排除这些影视作品,能够以别具一格的视听体验打开市场。但如果说要为武侠打开新的市场空间,恐怕要找到新的与市场需求的对接点(比如仙侠 + 爱情),更需要靠高品质、有代表性的作品,逐渐改写市场对同类型作品的印象。
这样的任务,《云襄传》还做不到。长视频忘不掉的武侠梦,还需等待下一个解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