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不来学农的大学生,好不容易招到一个,还留不住。”
多位来自乡镇农业部门和农业企业的受访者表示,“学农不务农”的现象突出,导致农村基层“招人难”、“留人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受工作环境、薪资待遇、职业认同感等因素影响,一些学农毕业生不愿意进入基层农技推广队伍。而受招聘制度限制等因素影响,一些愿意务农的学生却“入农无门”。
针对基层农业人才难觅的现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吴义强建议,深化涉农专业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涉农专业订单定向人才培养计划,实行“入学有编、毕业有岗”特殊政策,对录取学生免学费、住宿费,学生毕业后直接入编入岗。
“订单式”培养,有编有岗
数据显示,近年来,每年农科毕业生约2万人,但是在基层就业的不足1500人,仅占就业总人数的7.5%。农村人才情况面临着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人才素质欠缺、人才引进培养以及管理机制不健全等众多问题。
为改善基层农业农村专业人才匮乏的状况,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探索推进涉农专业订单定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入学有编、毕业有岗”改革试点。
在提升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的过程中,在推动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的同时,从国家到地方,正以切实可行的政策,不断为农学生未来发展保驾护航。
早在2013年11月,教育部与原农业部、原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涉农专业免费教育,支持地方政府提供就业岗位,开展订单定向培养,加大对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资助倾斜力度,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服务农林业。
吉林省也出台了《省属高校农科生“订单式”培养计划实施办法》,强调按照“入学有编、毕业有岗、免收学费”方式,从2020年起,在提前批次连续5年每年招收300名“订单式”本科农科生,为15个脱贫摘帽贫困县和艰苦边远地区定向培养。
“农”的传人,毕业去种地?
一直以来,提起农学生,社会上常存一种误解,认为其毕业之后,不是养猪就是种地。曾有农学博士蹲麦田搞研究反而被村民误当做反面教材去教育孩子的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发生。农学,苦“误解”久已。
农学生有多土?
虽然“农学类专业就要下田种地”是一种误解,但实际上,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多数农学生逃离不了和土地打交道。
去年,广西南宁一则“学生在校园里耕作”的视频引发关注。据介绍,视频中正在进行的是农业生产实践课,而这门课是农学院学生的必修课。
草帽一戴,锄头一扛,开始上课。葡萄、黄瓜、西红柿、玉米、甘薯、棉花、麦子……人们吃啥,他们在试验田种啥。
还有云南农业大学同学的一句“我们这里真的不用天天挖地”“喂,机器小点声”,在2022年高考录取季冲上了热搜,被网友笑称“招生‘减’章”,大方展示农学人的“土气”本色。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微博
但是,农学人眼中的“种地”,和大多数人眼中的“种地”,并不是一回事。
我们看到的是农学人头顶草帽脚踏黄土奋力挥锄,实际上他们是在检查仪器测试取样记录生长变化。农学生们种的不仅仅是“吃的”,还是他们的科研数据、实验样本,还有中国农业的未来。
农学生有多难?
“不好好学习就回家种地吧!”
这句话让无数好好学习种地的农学人破防:“我也想回家种地啊,可我还没拿到毕业证。”
因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农学生,必经之路可不止深耕土地,还要为了毕设而战斗。
在大学校园,牵着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穿着白大褂的农学学子,牵着毕设往实验室走;一个能够拿着毕业证笑着走出校园的农学生,种的西红柿或许没有特别红,养的羊或许不是尤为肥美,平时可能不运动,但是抓猪时必须飞奔起来;即使毕设被鸡刨了,也得照顾好鸡的情绪,让鸡吃得舒心同时也玩得开心,因为说不准这只鸡就是隔壁同学的毕设,两个农学生,总得有一个能毕业......在毕业这件事上,很难猜到农学生的毕设会以何种姿态“转瞬即逝”。
图片来源:广西新闻频道
在农学生的毕业路上,不仅有“人祸”,还有“天灾”。
一位废寝忘食种植辣椒的学生,为防止有人将他的毕业论文搬进炒锅,定制了危险警示牌插在田里。自以为万无一失,岂料一场大雨让辣椒叶子上的青虫焕发了生机。尽管这位学生奋力与青虫搏杀,实验还是受到了影响。最终只能像老师鼓励的那样,“明年继续”。
图片来源:新华社
农学生每年都上演着“毕设保卫战”,无论这些是段子还是故事,都是农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生动写照。然而,即使钻研农学并非一帆风顺,农学生们始终站在农学最前沿的领域追问着为什么,收获着一身兴农的本领。
农学生有多酷?
曾记否?烈日下,农民背着农药喷桶打药,声音吱呀作响;丰收时刻,人们在田间弯腰收割,时不时起身捶捶腰板……
看今朝,农用无人植保机从农田上空轻灵飞过,每小时均匀喷防上百亩;大型收割机一字排开,齐刷刷驰骋在田野上……
随着农业技术发展,无人机喷洒农业、测绘高精度地形图……大学生“新农人”携带“高科技”装备走进村庄,钻进大棚,促进着科技与农业的加速融合。
在华南农业大学首个“智慧小院”里,机器人可以自动巡检蔬菜长势;高光谱无人机除了喷洒农药,还能在飞过一片大田时采集光谱信息,对黄变的农作物及时预警;水肥一体机既能感知实验棚内作物的重要营养参数,实时上传到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又能管控营养素的释放,定时、定量地进行浇水、施肥……
华农“智慧小院”团队成员展示酷炫的科技产品
同时,大学生回归乡村投身于科技农业发展,已成为趋势。如在吉林“90后”返乡大学生的带领下,“水肥一体化”技术得大力推广,以科技种田引领村民增收致富;贵州“95后”返乡大学生流转400余亩大荒坡种起了“皇后李”,她准备运用大学学到的知识,在家乡的土地上施展才华,她的果园还为周边50余名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脚踏黄土,仰望星空,以科技兴农,“农”的传人是认真的。
2022年,教育部印发《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将生物育种科学等12个专业列为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未来,插上科技翅膀的农学,将更加“高大上”。
“新农人”,迎来春天
不可否认,在知乎等多个自媒体平台上被戏称为“天坑”专业之一的农学,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机械科技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农业的愈加重视,农学人的就业环境也在逐步改善。农学专业,正在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过去,走向一个与时俱进,紧跟潮流的未来。
在学校中,农学专业可供学习的技能让人眼花缭乱,农学生,更是身背多个学科知识的重量级选手。这些技能满点的农学生,毕业后已不是去种地,还可能在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种子公司、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企业、国家机关等地方见到他们的身影。
浙江农林大学智慧农业专业2022年首次招生,虽然一个班60人的招生规模已是其他传统农学专业的两倍,但是报考情况“火爆”。从中可以窥见,农学专业的就读意愿明显提升,农学专业已迎来春天。
《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近五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在“农、林、牧、渔业”行业类就业的比例呈上升趋势,2021届本科毕业生在相关行业的就业比例(1.0%)较2017届(0.7%)增长了43%。这一数据,则更加直观显示出,本科毕业生学农从农的意愿也在不断增强。
这些喜人的转变,来自于近几年来国家对于农林类毕业生多项重磅的政策支持与引导。
从教育部等四部门探索推进涉农专业订单定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入学有编、毕业有岗”改革试点,到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全国代表或政协委员建议国家制定政策,为涉农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打通上升通道......进一步提振了涉农毕业生的就学就业信心。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引导城市专业技术人员入乡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返乡回乡下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大学生“新农人”,正是这其中重要的一支新兴力量。
如今,一批批新“农”人,去往基层,助农兴农,正为乡村振兴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我们相信,这条务本崇实的不凡之路,会有更多年轻人来传承和创新!
来源:软科荐校编辑:石铮